黄龙岗公墓  
祭祀讲究
传统节气
黄龙岗公墓祭祀讲究
府谷农村殡葬法事礼仪程序
殡葬礼仪是人生礼仪中最为复杂的一种。而殡葬佛事更为庄严、隆重、繁缛、严谨。由于近年来人们物质财富和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许多人办丧事都请和尚做佛事,一为逝者超度亡灵,以表孝心;二为本人扬名显富,炫耀声誉,特别在海则庙、高石崖、清水、黄甫等一带盛行。 在我们府谷地区,传统的殡葬佛事分别有“木鱼经”、“昼夜经”、“取水预报经”、“起正经”,以及“三昼二夜”、“四昼三夜”和“歇灵加奠做七超度经”(七七四十九天做七次)等多种。当前一般都用“取水预报经”和“起正经”。 下边介绍“取水预报经”佛事的全部过程。 殡葬佛事议程 (取水预报经) 第一日:中午:会茶(1) 下午:规矩娘家(2)熏堂(3)取水(4) 晚上:奠纸(5)跑五方(6)施食(7) 第二日:上午:严净(8)送疏(9)行道(10)发牒(11) 迎供(12) 下午:大道场(13)奠纸(14)上祭(15) 晚上:大烧夜纸(16)破地狱(17)过桥(18)沐浴(19)游莲池(20)奠茶(21)南施食(22)聒灵(23)奠席(24) 第三日:上午:奠纸(25)醮库(26)动灵(27)大起棺(28)路祭(29)出殡(30) 下边一一予以说明 (1)会茶 会茶,实为茶会,用茶水招待聚会之意。它是整个殡葬仪程中第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是事主请来“总领”落实办事人员,安排殡葬工作的首次治丧会议。此时,要把所有办事人员请来,设酒席、茶水招待。孝子的第一杯酒是“请总领”,然后总领正式开始行施权力。便逐一给办事人员敬酒、发饷烟,落实任务,制定规则。会茶毕,“文书”便书写“执事榜”、“殡葬仪程”、“菜谱”、排列礼帐等,然后张榜公示。 (2)规矩娘家 又称“举动娘家(抬举娘家、尊崇娘家)”。是三天丧事中很重要的一个程序。是全部丧事活动开始前必须举行的一次认真、仔细、慎重的仪式。娘家分正娘家和副娘家。葬母的,母系娘家为正,即舅父亲属;葬父的,父系娘家为正,即祖舅亲属。副娘家反之。事先,孝子要乘专车把娘家请来,叫“搬娘家”。规矩娘家要专设酒席举行,由总领主持。一开始,孝子夫妇要双双跪在地上。长子怀抱灵牌,向娘家详细陈述逝者的亡故原因和经过,以及其棺木、寿衣、坟墓的规格和举办丧事的规模等诸方面情况。孝子陈述后,总领必须要征求娘家对上述情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双方形成共识,统一意见,求得和谐。这时,经娘家满意许可后,孝子才能坐起来。在白事上,娘家具有至高无尚的特殊地位。规矩娘家后,以后三天内每项活动的开始前,总领必须带领孝子一一告知娘家,方可进行,这叫“请娘家”。否则,就会“惹下娘家”,闹出麻烦。 (3)熏堂 熏沐经堂之意。表示佛事活动正式开始。要专设经堂供和尚用。经堂供桌正面墙上,悬挂“地藏菩萨”和“十殿阎君”画像。孝子烧香,沐浴后,和尚身披袈裟、道袍,开始击鼓诵经。诵“佛宝之赞”、“回向”经。诵毕,笙管启奏,鼓钹齐鸣,出发“取水”。 (4)取水 意为取“法水”。“管经堂”的手端供盘,前边带路,鸣炮者随后,后边是和尚。接着是孝男、孝孙、女婿、外甥等至亲的彩幡队伍。长子怀抱灵牌,长孙手擎“引魂幡”,其余者每人手擎一杆彩幡,有香幡、炮幡、孝幡、金钱幡、元宝幡等五种各一对,共十杆。最后是鼓手押尾。其共同组成一路纵队,前去龙王庙取水,实则是到井水处取两瓶清水,名曰“法水”,以备后来清净道场和下葬围墓用之。 (5)奠纸 在灵前给逝者烧纸钱祭奠。自古相传,人给神烧长方形黄纸叫“黄表”,意为敬献“金条”,给鬼烧圆方孔麻纸叫“烧纸”,意为奉送“铜钱”。此时,孝男、孝孙、外甥、外孙等男性至亲,首先在灵前下方整齐地跪下,司仪按礼帐上亲戚名单的排列顺序高声一一宣读,亲戚按序单个逐一上灵前跪拜。守灵的女婿烧纸,唢呐伴奏。祭者每次一跪四叩,即“神三鬼四”之说。全体亲戚奠完后,司仪发出口令时,孝子哭着跪向灵前便结束。这叫“圆奠”,意为圆满完成此次祭奠。此时守灵的女儿、儿媳等要陪哭。 (6)跑五方 五方,即五斗星君,北斗七宫星君,南斗六宫星君,东斗五宫星君,西斗四宫星君和中斗三宫星君。是道教敬奉的五位尊神。跑五方和游莲池是佛事活动中较为壮观、较为热闹的场面,两者形式一样,含义不同。要选择一块平坦场地,东西南北中各设置一灯,表示五方星君。和尚身披袈裟道袍,吹笙吸管。击鼓鸣钹,一会儿笙管细吹,一会儿鼓钹齐响,又一会儿管钹共鸣。孝子们手擎彩幡,组成一条长龙队伍,跟随手持“施食旗”的和尚,前穿后插,左拐右转,行跑在五灯之中。同时伴有礼花礼炮,银花火树,一派热闹非凡的夜景场面。 (7)施食 又称“混堂施食”。“施食”,施舍食品之意。意为向孤魂饿鬼施撒米谷,救助食品,摆脱苦境。和尚在室内围坐在一供桌周围,“主法”者诵“蒙山施食经”。一会儿诵经,一会儿奏乐,一会儿撒米。或边诵经边奏乐边撒米。另外,还有的在供桌上随着音乐的节奏,表演小布猴等玩耍节目。 (8)严净 清净道场之意。一般在清晨进行。和尚从经堂到“孤魂坛”,洒水,奏乐。即小幡前便结束。 (9)送疏 疏,即书信。替亡人给地藏菩萨送书信之意。孝子怀抱灵牌,后随彩幡队伍,跟和尚从经堂到灵前,往返三回,即送“三道疏”。每送一回,在灵前将一封用麻纸糊做的外写“度亡文疏”、“俱书上呈”的信封和内写亡人“生平简历,都甲户口,籍贯住址,死亡时间”的“信瓤”的书信烧毁,以示信已送达。同时,每次来到灵前时,鼓手要吹奏迎接,俗称“接疏”。 (10)行道 又称扬幡大道。是彰显丧事规模,宏扬事主声誉的一次大型活动。同城里出殡时庞大的仪仗队伍一样。长子怀抱遗像,次子怀抱灵牌,长孙手擎引魂幡,和尚跟后。女儿女婿,孙女外甥等至亲手举彩幡,肩扛挽匾花圈。最后鼓手押尾。组成长长的仪仗队伍,浩浩荡荡,游行在本村大道上。此时,和尚、鼓手交替奏乐。礼炮齐鸣,转村一圈后结束。 (11)发牒 牒,文书也。发出文书之意。和尚从经堂到幡前进行。意为把亡人的生平简历、籍贯住址、都甲户口、死亡时间等写成文书形式,如同迁移证件一样,从阳间发送到了阴间地狱。 (12)迎供 迎送贡品之意。和尚从经堂到厨房。一路分别向地藏十王(经堂),天地三界(院内),监斋使者(厨房)上献供品。 (13)大道场 设在灵前广场正中。和尚围坐在高桌周围。“主法”者头戴“毗庐帽”即“五佛冠”,身披袈裟,高坐正中,口念“科义”经与下边对面一和尚,一问一答,对答“金刚经”。其内容含义是,表达佛殿内站在佛祖释迦牟尼左边的“文殊菩萨”和站在右边的“普贤菩萨”,关于“德”与“善”的对话。意为对亡人超度赎罪,对家人积德行善。此时,一会儿诵经,一会儿奏乐,一会儿又诵经伴奏乐,其场面十分庄严,隆重。 (14)奠纸 同前(5)。 (15)上祭 上祭是献上供品祭奠之意。是殡葬礼仪中在灵前举行祭奠逝者最隆重的一次仪式。首先,要把娘家请来分坐在灵前两侧。然后,孝子分男女两列,分别跪在灵前下方两旁。司仪按程序一一进行。完整复杂的程序有:1、司仪宣布上祭开始;2、奏哀乐;3、主体亲戚向逝者肃立静默三分钟;4、孝子敬香;5、女婿敬献花篮;6、孙女婿敬献供品;7、恭读祭文;8、吹祭;9、孝子上祭;10、圆祭;11、至亲告别。“吹祭”,即唢呐伴奏奠祭。司仪要照礼帐一一宣读各亲戚拿来的纸供菜祭,花圈挽匾,礼洋奠金等一系列项目。此时,女儿、儿媳要把每家的菜祭用筷子夹一点放进遗饭罐里,俗称“拘祭”。祭者上祭时,多用“三跪九叩”方式。跪三次,叩九次。即,在灵前设两道供桌供品。祭者先从右边上前在第一供桌前一跪四叩,再上第二供桌前一跪一叩。然后,从左边退下在第一供桌前再一跪四叩即完。也有的各一跪三叩,三跪共九叩者。清水、黄甫乡村一带盛行。 (16)大烧夜纸 由孝子从灵前开始烧纸,再一个接一个传到灵场外。然后,随同全村“送灯”的人群组成专队,鼓手吹奏,鸣放礼炮,转村大道一周返回灵前。此活动尤其在乡村一常盛行,而县城一带及海则庙等地多在亡人去世后第二天晚上进行。 (17)破地狱 意为打开地狱之门。“主法”和尚手持禅杖(实为擀面杖),口念咒语,意为借助手持锡杖,法力无比的“目连菩萨”打开地狱之门,让已故亡人上三代宗亲以及孤魂恶鬼走出地狱,前去听法闻经。 (18)过桥 用一块木板或高桌,上铺三丈白布即为“桥”。相传“有儿有女桥上过,无儿无女桥下走”之说。意为引路菩萨引上已故亡人家族。从桥上过,能驱赶凶神恶鬼,免遭沿途挡路鬼打扰,不受桥下水怪迫害。此时,“主法”和尚在“桥”上,手拿“施食旗”,诵经作法后,带领孝子从“桥”上走到灵前。 (19)沐浴 洗浴之意。过了“桥”,来到灵前,“主法”者用毛巾、香皂、梳子、镜子等在灵牌上“洗浴”作法,意为替亡人“妆饰”打扮,然后,前去游览莲花。 (20)游莲池 游莲池是丧葬法事中最热闹,最壮观的一次活动。它比跑五方更加隆重。其与跑五方不同的含义是,东西南北中五灯意为五朵莲花,代表“五尊佛”即“五方佛”。东方阿众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和中央毗庐庶那佛。和尚身披袈裟道袍,吹奏“莲池大法事佛曲”。意为亡人游览花园,赏花观景助兴。长长的游行队伍,彩幡舞动,管乐伴奏,鼓钹齐鸣。如同一条彩龙,舞动在夜间广场上。礼炮齐鸣,焰火升空,火树银花,灿烂夜空。临结束时,和尚要“嗨莲池”,即“主法”和尚高唱,余僧附和,笙管伴曲,鼓钹击拍,十分热闹。 (21)奠茶 用茶水祭奠。又称十奠茶,在灵前举行。意为给十殿阎君敬奠茶水,也有是给亡人奠茶之别说。司仪照账宣读,祭者按序上奠,守灵人倒茶水,和尚笙管伴奏。 (22)南施食 即南海施食,又称“焰口施食”。佛教称“瑜伽焰口”,道教称“铁罐施食”。南施食,是整个佛事中最重要,最庄严,最隆重,最严谨的一次诵经。和尚围坐在室内供桌前,“主法”者头戴五佛冠,口诵“焰口施食经”。意为把天地间的各路神祇。“请”来护法,把地狱里的孤魂恶鬼“招”来救助,对亡人超度亡魂,将功赎罪,对家人消灾免难,永保平安。诵毕,和尚还必须要拿上“净饭”(半熟米饭)。烧纸到“孤魂坛”念咒作法,施撒和烧毁,以示把“招”来的孤魂恶鬼“送走”,俗称“散孤魂”。 (23)聒灵 聒,声音嘈杂吵闹。由鼓手在灵前吹奏。从晚上十点一直到次日凌晨。整夜鼓乐不断,叫人烦躁不安,意为渲染亡人去后,给亲人带来的哀伤、痛苦。 (24)奠席 专为拿“奠金”的女婿女儿,外甥外孙,以及内孙内侄等至亲设立的酒席。他们为事主办丧事加添了纸火聒灵钱,让鼓乐加班加点,吹奏助兴。此时,他们边饮酒,边畅谈,边听乐,边守灵,彻夜不眠。午夜时,还要同和尚、鼓手们同吃一锅大烩菜,叫“伴灵菜”。 (25)奠纸 同前(5)。 (26)爝库 爝库又称焚库。给亡人烧“斗库”,烧阴宅。当前流行的斗库有两种。“三五间”和“五七间”。一律是仿古建筑。其结构精细,造型美观。楼檐挑角、雕梁画柱,插飞坐斗,刹瓦翘兽,豪华气派,十分壮观。“起楼五七间”是结构较大的斗库。其规模结构是,正厅五间,上顶加楼房,下边左右各两间耳房,即“七间”;东西两厢各五间起脊瓦房,即称“五七间”。大门顶座“瞭河楼”,房后外加后花园,庭院内摇钱树挺立,大门外童男童女站立,门前还有现代化小车停放。安库时,女儿儿媳要把五谷杂粮,柴米油盐以及斗库馍馍放到里边。库安好后,全体亲戚要“装库”,即把纸钱投放到库内。接着,女儿要给纸匠“开门钱”方可启开大门。然后,请娘家拜库后,孝子方可焚库。烧库后,往往有人从纸灰堆里捡一些半焦的馍块带回家。据传,能治小孩夜间睡觉“咬牙”的毛病。 (27)动灵 出动灵柩。经阴阳(俗称平事)许可后方可动灵。总领请娘家动灵,一定要带领孝子给娘家满酒。然后执杆人员才能进行。动灵时,女儿、儿媳、孙媳等重孝女性亲属,要在灵前“收头”。即把一块事先备好的深色布料,叠成长方形,对折搭在左(右)肩上,另一端下垂在右(左)胯旁。有“男左女右”之分。亡男者,搭左肩,垂右胯;亡女者,反之。如同酒店开业迎客小姐肩上搭的彩带一样。收头时,被收头的人要请本姓家族里的长辈或同辈女性协助进行。一旦披上收头布,她们不得进入自己家门。待出殡后,取下收头布后才能入室。儿媳、孙媳的收头布还要拿到坟地让其配偶披搭后方可带回家中。另外,凡上坟的人都要“揣衣饭”,即在衣斗内装一小块面馍馍。意为预防在路上孤魂恶鬼打扰时给予施舍,以免受殃。 (28)大起棺 意为棺木即将起运。相传,上古时期,轩辕皇帝周游天下,皇妃螺祖病死在路上。轩辕皇帝叫随行的将军“方相”护灵,于是,鬼神强盗不敢侵扰。后世人送葬时,将方相喻为“开路神”,又叫“险道神”护灵。此时,“主法”和尚高坐诵经后,代表吉神“开路神”,左手托“御印”(实为盛五谷碗),右手握“方天画戟”(实为禅杖、擀面杖),在棺木周围,念咒诵经,左右分别围转三个程序。孝子反向跟随。临毕,“主法”和尚一定要用禅杖戳一下棺木,意为驱赶了凶神恶鬼保护亡灵,一路平安,到达极乐世界。 (29)路祭 祭祀路神之意。路神是掌管道路,旅行的神。在民间,自古出远门有先祭路神的风俗。此时,在棺木前设一供桌,上献娘家大供桌祭。由正娘家拜祭,意为灵柩出行,路神护驾,不让恶鬼打扰拦阻,一路通顺。 (30)出殡 表示棺木正式出发殡葬。是殡葬仪程的最后一个程序。路祭一完即出殡。农村多用八人舁棺。坟地较远者要另备四至八人顶替,因为棺木在路上是绝对不能停歇的。“上山”一带还有用“双骡驮棺”的。而城里都用土工队十六人“丧舁”。棺材盖上,捆绑着“冲天纸”和“引魂公鸡”。棺木前要拉三丈长的“拖灵布”,孝子头顶着到村口处方可取下。棺木一舁起,大孝子便用脚踏碎“焦纸盆”,有的也用双手举起,从头顶向后抛地摔碎。娘家、女儿乘车上坟,亲视下葬。儿媳跟孙媳等至亲要哭送到村口。鼓手在后,一路吹奏送坟。扛引魂幡的孝子或长孙,要一路撒放预先拴在引魂幡下端的“引路纸”,以示“买路”,让沿途的孤魂野鬼不要打扰,使灵柩平安到达墓地。墓地下葬后,阴阳还要在事主的院落家舍“谢后土”,一个月内不得搬动家俱什物。 (31)下葬 把棺木放进墓穴中叫下葬。此举县境内大部分在阴阳指导下进行。下墓前由长孝子在墓穴中先摆放遗饭罐和墓头酒罐子,然后把大头上边酒罐上的灯点燃(叫长明灯)。下葬的全过程都由阴阳先生指挥,阴阳用指南针定方位,有时还要照念或背诵一本经,祈祷亡人。如不用阴阳的,由主家直接主持。最后在墓土堆上插上引魂幡。凡不用阴阳的,就在下葬前打开棺盖,让亡人见一次太阳,叫“谢天”,然后原盖好下葬,传百无禁忌。 附:起正经的程序 “起正经”比“取水预报经”更为复杂,隆重。其中又增添了许多内容。 一、“起正经”和“取水预报经”都称“三天下事”。而“起正经”则是从首日的上午就开始。 二、“起正经”要在“孤魂坛”处竖一高10米的“中央幡”。它比“取水预报经”“孤魂坛”处的小幡要雄伟得多。 三、“起正经”在首日、第二日两日上午各送三道疏,共送六道疏。 四、“起正经”在前两日上午各进行一次行道。在首日行道毕,增加一项“浴佛”程序。即去本村主庙上敬香沐浴神灵佛主。在第二日行道毕,在经堂进行“转十献”仪式。即孝子将“香、花、灯、水、果、茶、食、宝、珠、衣”十种供品从头上顶着一一敬献在供桌上。 五、“起正经”在前两日下午各进行一次道场。首日叫小道场,次日叫大道场。

网站首页 陵园公墓 墓地价格 智能找墓
购墓指导 安葬习俗 殡仪常识 祭祀习俗
©陵园之家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24小时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