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辖市
湖北
江苏
浙江
福建
安徽
江西
山东
广东
广西
海南
湖南
河南
云南
贵州
四川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陕西
甘肃
新疆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西藏
龙泉山孝恩园
流芳陵园
长乐园陵园
仙鹤湖湿地园
归元陵园
八叠山陵园
石门峰陵园
万福净土陵园
扁担山墓园
武汉市
北京市
杭州市
昆明市
福州市
上海市
惠州市
广州市
成都市
天津市
廊坊市
南京市
合肥市
肇庆市
沈阳市
龙泉山孝恩园的丧葬习俗
对于死亡,想必人人都会有所了解,而在民间中,死亡要举行葬礼,而葬礼中的习俗也因不同的地方会有很多不同的讲究,针对地域性看,你了解龙泉山孝恩园在丧葬习俗上有着哪些讲究吗?如果你还不知道的话那就赶紧随着小编一起来下面看看相关的介绍吧!
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1、送终
病者为长辈,在临终弥留之际,家中所有儿孙要守候病榻前“送终”。逝后,即在其床前燃香点烛、化纸钱,并于床头点长明灯(以花生油或煤油作燃料),放一把黑雨伞,给死者两手各置一饭团,意谓让死者安然上路到阴曹地府。
2、报丧
由儿子向舅父家报丧,报丧孝子要穿孝服、着草鞍,见到受报者要下跪,向对方泣诉丧者死期、死因、出殡日期后即离开,一刻不能停留。
3、入殓
由丧家长子拿新瓦堡率全家亲属到门前附近水溪或水塘取水(谓之向水龙王“买水”),为死者淋浴、梳洗、更换衣服。衫裤件数为3—5件,多的放棺陪葬。穿的衣服不扣钮(有钮也要切掉)。一些山区习俗给死者嘴里放煎蛋,县北境则多以硬钱币置于口中(意为其子女是孝顺的)。
死者人棺后则抬至门外空地停放(城镇街坊和大洲、白垢部分乡民习惯把棺材停放在屋内厅堂)。至出殡日,早晚由丧家大小人等装饭、上香,下跪哭泣供祭。死者生前使用的床板、床凳抛到水塘或水坑浸泡。
4、出殡
村中不分姓氏,各户均派人参加送葬。葬前,一般请道士做道事,为死者亡魂超度。一些有钱人家更讲究,请道士“念经”、“哺斋”1-3天。死者女家亲戚前来吊唁,丧家主要成员要穿孝服、持孝棍齐出门外下跪相迎,待亲戚向各人背部按一下(示意同情并劝慰节哀)才起身。
出殡时,密锣开通,道士吹牛角,其声凄婉。抬棺上山时,丧家男女披麻戴孝持孝棍悲哭相随送葬,沿途鸣炮、撒纸钱、谷壳,俗称“路钱”,以作幽冥之资。其余送葬人由主家备发给一白布条,男扎左臂,女扎额头,送到中途,就可返回,丧家亲属要直送到坟地,待安葬下土后才能返回。
参加承办丧事的人员回主家吃顿索餐,主家儿子向他们谢孝,表示其感激之情。次日复坟、修整坟墓后再祭奠。
5、安灵
主家办完安葬后,立灵堂于正屋厅堂,早晚上香,从立灵之日起,逢七日烧纸祭奠,“三七”和“五七”请道士做道事,满七七(四十九天)再请道士做道事,把灵堂的一切搬到门外焚烧,死者生前的用具和衣物,无用的焚烧,有用的则在化灵的“火焰”中抛过,谓之“过火河”。
主家大小脱孝服、更新衣,女的换红头绳,并备红枣、饼食、果品,由道士将死者“灵魂”送入宗祠神位,谓之“祖宪”。至此,丧事完结。
一些年岁较高的老人去世,说是“好命”,一些送葬者,喜欢拿一只殡葬之日所用的饭碗回家使用,据说能延年益寿。明、清时期,父母丧后,守制三年,名曰丁忧,有官职者要离任,儒生不准赴考,家门不贴红纸对联,不办婚嫁喜事,衣不华丽,行不远游,谓之守制,又称守孝。
解放后,旧式丧礼习俗已逐步简化或淡化,尤其是70年代后,兴起开追悼会,亲友送挽联、花圈等摆放追悼会场两旁,会场正中悬挂死者遗像,由主持人宣读悼词致哀。但农村相当部分地区仍按旧俗。
总结:丧葬是很有讲究的事情,很多忌讳是需要注意的,很多是古时留下来的。
©陵园之家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