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辖市
湖北
江苏
浙江
福建
安徽
江西
山东
广东
广西
海南
湖南
河南
云南
贵州
四川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陕西
甘肃
新疆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西藏
龙泉山孝恩园
流芳陵园
长乐园陵园
仙鹤湖湿地园
归元陵园
八叠山陵园
石门峰陵园
万福净土陵园
扁担山墓园
武汉市
北京市
杭州市
昆明市
福州市
上海市
惠州市
广州市
成都市
天津市
廊坊市
南京市
合肥市
肇庆市
沈阳市
双流“吹吹”三百年漫长吹奏史:恩亲网双流民
双流县位于成都市西南郊,距成都十六公里,境内有汉广都遗址、卧云寺、金华庵、等文物古迹,并有黄龙溪古镇、紫湖公园、棠湖公园、明水寺、万柏、古佛堰等名胜。
双流县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最活跃的地区,是四川省成都平原经济圈发展的重点,也是最具吸引外商投资的地区之一。双流县坚持“大开发促大发展”的方针和“你发财、我发展”的原则,在加快“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自由度,先后制订了160余条政策措施,面向社会“让出口岸、让出利益、让出产权、让出市场”。
黄龙溪位于双流县东南,距成都47公里,属四川历史文化古镇和市级旅游风景名胜区,不仅风光秀丽,环境优美,还具有典型川西小镇的风格,吸引了不少电影和电视摄影组到镇拍片,有“影视城”、“中国好莱坞”之称,是驰名中外的天然影视摄影之地。
棠湖公园位于双流县城边,距成都十八公里,是以海棠和湖泊为特色的新建仿古园林,占地面积250亩,其中水面70余亩,被誉为川西园林中一颗璀烂的明珠。湖以棠名,园依湖就,故名“棠湖公园”。公园布局为中国古代皇家园林风格,多景区,集锦式、环湖巧建15个景点,均巧妙地融合了双流县悠悠的历史文化渊源。
概貌:双流县位于川西平原西部,四川省会成都市的西南郊,是距成都市最近的市辖区县。它东接成都市龙泉驿区、简阳市,南连仁寿县、彭山县,西邻新津县、崇州市,北靠温江县、成都市武侯区。东西宽46公里,南北长49公里。
双流县为四川省古县之一,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境内文物古迹十分丰富。有广都城遗址、黄龙溪古镇、金华庵、卧云寺等,还有成都牧马山旅游区、黄龙溪旅游开发区等省市级开发区。
双流县交通发达,公路密布,早已实现乡乡通汽车,现正努实现村村通汽车。主要公路干线有:国道川臧公路,省道成乐大件公路、成雅高速公路、成仁公路。县道有金华高等级公路、中太公路;成昆铁路穿越县境,有白家、公兴、花龙门3个火车站;西南最大的国际航空港双机场离县城只有2公里。境内形成水、陆、空齐备的立体交通优势。
吹奏民间喜乐悲哀三百年
“吹吹”,书名叫“锁呐”。俗名叫“傻喇子”。也有称“吹鼓手”和吹“锁呐”人的。双流民间“吹吹”历史,一直是一部尘封很深的厚重档案。可以说档案文字没有任何记载,新修《双流县志》也只是简短几笔。社会就更少有人去过问了。我不了解双流“吹吹”史,去年冬月初九,母亲去世,有幸接触“吹吹”。事后,兴趣所致,翻阅有关史料,专门采访和收集双流“吹吹”历史,试图解读这部从来没有读过的档案,颇有所获。双流“吹吹”历史不凡,他们是双流一群了不起的民间艺人。他们饱尝人世间酸甜苦辣,历尽“吹吹”岁月苍桑,默默无闻地在双流吹奏民间喜乐悲哀整整三百年。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吹奏民间喜乐悲哀,为民承办婚丧嫁娶礼仪事,双流“吹吹”们鼓烂了腮,吹破了嘴。无论是盛夏酷暑还是寒冬腊月,是婚丧嫁娶还是喜乐悲哀,哪里有需要,他们总是出现在哪里。
倘若你家是结婚喜事迎亲,吹吹们昂首走在前,花轿抬在后,少男少女簇拥,他们以饱满的热情为你吹奏《将军令》、《穿枝莲》、《出对子》、《园林好》、《山花子》、《红绣鞋》曲牌。新郎新娘拜堂了,他们为你吹奏欢快的《满堂红》、《懒画眉》,把个山村、小街、店堂,闹得热气腾腾,喜气洋洋,使你的婚事办得热热闹闹,令人难以忘怀。在双流民间流行的儿歌中,至今还有一首歌词生动地描写了“吹吹”迎亲的生动埸面。歌词是:“丁丁猫(指蜻蜓),穿红裙,高大姐,做媒人。麻子娘娘吹鼓手,斑竹节节抬起走。慢点抬,慢点抬,看把么姑拌(跌下来),姑娘穿的蹬蹬鞋(指高跟鞋)”。
若是办丧事,人刚断气凉起,只要丧家有请,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酷暑严冬,他们随叫随到,为你死去的亲人吹《哭皇天》、《汉东山》、《风入松》、《普安咒》、《柳青娘》、《绾南技》等,让人心酸悲切,心痛哀嚎。死者送殡安葬的时辰到了,前面铁冲子声声,丢纸钱人和“吹吹”开路,彩旗队紧随,灵牌遗像为首,抬丧队和送丧孝子在后,锁呐声声,一路凄凄惨惨,表达了孝子们为失去了的亲人送葬和悼念之情。
在民间,除了婚丧嫁娶,一些有钱大户,或讲究人家,升官、祝寿、庆典、修房、道扁,或饮酒、议事,他们也请“吹吹”来吹打捧埸。对升官祝贺的,“吹吹”们为他吹《六么令》;对新官坐轿上任的,“吹吹”们为他吹《收江南》、《将军下马》、《百凤朝阳》等欢快曲调;对饮酒议事或作乐的,他们又为你吹《五花洞》、《画眉参》、《滴溜子》、《上妆台》、《串芝莲》、《大令对》、《喜相逢》,把你的埸面点缀得庄重肃穆,热热闹闹。“吹吹”,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成为双流民间办喜乐悲哀事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
双流“吹吹”三百年漫长吹奏史
双流究竟何时就有“吹吹”的?没有人知道。新修《双流县志》只是记载:“解放前,县内较大的乡镇均有职业民乐吹奏者,称吹鼓手。著名的民间民乐吹奏艺人,双流县有江绍清(外号江吹吹儿),他们能吹奏的曲牌多达百支以上。民间器乐的传授,多是师徒、父子口授心传”。我找到江吹吹之子江和德了解,他说他家到现在已是四代人的吹吹历史了。最早是祖父江国贞在簇桥“三婆店”开轿房,接着是父亲在县城东门生资站“老龙堂庙”旁开轿房,后搬西街西河桥脚下。江和德继承父亲“吹吹”事业四十多年,现口授传给了儿子江迁。“江吹吹”四代人前后有着150年“吹吹”历史。那么,江家又何时开始的吹吹”生涯呢?江和德很遗憾地对我说他不清楚,只知道他祖父是从通江“九龙庙”学过来的。
刨根问底。我近来有机会查阅了四川“客家人”历史,终弄清锁呐“吹吹”历史。据客家史记载,中国锁呐史至低应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再研究双流“吹吹”历史,少说也近三百年。《新华网》江西频道《于都锁呐》报道:“吹吹”即锁呐,起源于客家人之中,最早一千六百多年历史。他们“举于道路,往来人家,更阑不歇”。从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汉人为避战乱,不得不离开沃野千里的中原故居,举家举族“衣冠南下”展转迁涉,终于安营扎寨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岭之中。他们将自己称之为“客家人”。客家人不仅给这里带来了中原文明,更与土著畲族人相濡以沫,共同创造了客家灿烂文化。其中唢呐便是浩如烟海客家文化宝库中的一朵艳丽山茶花。他们的唢呐配以锣、鼓、钹等打击乐,俗称“吹打”。这里的唢呐手有四句顺口溜称赞他们手中的锁呐:“七寸吹打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没有我,冒声冒息蛮难过。”客家人手中的锁呐,音调高昂悠扬, 很受世人欢迎,后流传进宫庭,作为皇帝、皇妃享受的独特民间乐器。
那么,客家人的这种锁呐文化又是何时流入四川和双流的呢?大约在清康熙末年至乾隆年间。那时,四川战乱,土旷人稀。客家人闽、粤部仰慕四川“天府之国”,后下决心迁徒辗转四川龙泉洛一滞,由此把唢呐文化也带进了成都平原。据成都博物馆陈列研究部主任肖平展示的洛带客家《林氏族谱》记载:他们的先祖茂海公等人,“遥闻川省出产丰富,便与伯叔同议,拟来四川”。《范氏族谱》又载:“闻西蜀天府之国也,沃野千里,天将启吾以行”。清朝康熙末年至乾隆年间,四川战乱频繁,赤地千里,人民十室九空,农耕,百业荒废,清庭鼓励各省移民实川,当时朔州东、北部客家人正遇人口膨胀,灾荒频发,需求新路,凝然迁徒蜀地洛滞。查阅洛滞客家人治丧风俗史中就有锁呐吹奏记载。双流通江民间艺人发现洛滞客家人锁呐吹奏乐器极赋特色,于是派人学了过来,为自己“轿房”举办民间婚丧嫁娶礼仪服务。双流江国贞酷爱民间乐器,也去拜师学艺,后也在簇桥“三婆店”开起轿房,用锁呐为民间婚丧嫁娶礼仪服务。后来,他的名声渐大,请者甚多,人们都亲切地称他“江吹吹”。
不是谋生是继承祖国民乐优秀传统
双流“吹吹”绵延不绝。开始我认为这些是为了谋求生计不得已而为之。而江和德则不同意我的看法。他说,你误解了“吹吹”人,他们不是为了谋生才吹“吹吹”,而是为了继承祖国民乐优秀传统,不让锁呐这么好的一门乐器在民间绝迹。研究锁呐技艺,中间学问很深。唢呐一般有木管、铜管、铝菅与锡菅之分,木管柔,铜管亮,锡管与铝菅都应用最广。唢呐还分大、中、小“辣子”四种,大唢呐粗犷、气派,一般用在大场面;而细长的“辣子”(民间俗称“吊辣子”)因其音高而尖,且吹奏费力,只作点缀及伴奏之用。用得最多是中、小两种唢呐。小唢呐欢快、含蓄、优雅,犹如含情脉脉之少女;中唢呐高亢、激昂、穿透力强,恰似血气方刚之后生。它以“灯腔”、“茶腔”音乐内涵为特色,讲究“鼓板分明,粗细结合,高昂悠扬,音乐协调。”以齐奏、对吹、吹打并重。其吹打能长能短,可坐可行,轻便灵活。而且唢呐有众多的曲牌。一般传统的曲牌就有好几百甚至上千个。一般分为喜调和悲调,喜调轻快、活泼、欢乐;悲调深沉、低吟、催人泪下。别看小小一支唢呐,吹奏大有讲究,不同场面有不同的曲调。要学会并运用自如,是非常艰难的。要有音乐的天份才能学会。
双流“吹吹”的老前辈江绍清,当时为了不让双流“吹吹”在他之后失传,先后苦心地收留了二、三十个徒弟,耐心地口传心授,后徒弟又收徒弟,双流“吹吹”事业才艰难地得以绵延不断。双流“吹吹”大多文化不高,但他们凭着他们对“吹吹”事业的执着,凭着自己对音乐的天份和勤劳,不断地刻苦研习,最终全面掌握。拜师双流“吹吹”师傅的温江金马三义渡王发金两兄弟,没有文化,斗大的字不识一萝,他俩相互鼓励,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结果功到自成。
刘树银不仅能应付各种埸面的曲调,而且还从“吹吹”们中脱颖而出。他早些时候参加成都艺术节还获得锁呐吹奏奖。双流彭镇柑梓树常澄村四社刘树银也没有文化,在师傅江绍清的徒弟王现良的口传下,他从基本功炼起,起早贪黑,从不叫苦,很多时候一吹就是一整天,终于炼成一张铁嘴,从擦耳桥这头不换气可以吹到桥那头,全面掌握了各种吹奏技巧和基本曲牌。在双流,江绍清名下的著名“吹吹手”就有曹文清、蔡奇树、尹春和、张玉林、陆年生、邓青云、黄子云等,现在还健在的有赵代清、郭绍清、江和根等。
双流“吹吹”名气很大。解放初期,外县的,成都市的,凡家里大小事情需要捧埸的,都来双流请 “江吹吹”前去吹奏。四川川剧传统乐器较多,很多剧团见锁呐音韵极赋特色,都大胆改革,引进锁呐,江吹吹经常被邀请去配乐,或指导。一次,金堂县“劳动川剧团”来双流演出,彩排时,团长感觉自己的锁呐手技术不够娴熟,担忧在双流演出被砸锅现丑,得知四川著名锁呐手“江吹吹”就在双流,疑然推迟演出,也请“江吹吹”前去指导和配乐。结果,他们这次在双流的演出非常成功,名声大振,外县纷纷请他们去重演。1955年,朔州国家文化部不知怎么知道了双流有个“江吹吹”,为了收集和整理民间锁呐乐器历史及锁呐吹奏的词牌乐谱,专门派人南下双流找江绍清“掏肚皮”。不巧的是,江绍清因吹“吹吹”积劳成积刚刚去世十多天,大家只得推荐江绍清的得意门生张立成和他大儿子张和根跟随朔州。张立成和张和根在朔州一呆就是一年多,将双流吹奏锁呐情况和全部知道的锁呐词牌乐谱靠回忆和盘掏了出来,方使国家对锁呐词牌乐谱才得以丰富和完善保存。也同时因此为双流“吹吹”的辉煌历史和“吹吹”档案重重记上了一笔。
艰难中前进的双流“吹吹”礼仪事业
双流“吹吹”事业不平坦。他们在艰难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吹吹”礼仪事业。四清运动时,双流“吹吹”曾经被列为封建迷信产物而被取缔。当时,百姓不依从,很多人死拉硬磨要他们悄悄去吹奏。“吹吹”们无赖,趁深夜人不在意的时候去吹奏一曲,主人家用录音机录下自个奏放。双流“吹吹”们的家庭多数都比较贫寒,但他们有自己“吹吹”行规,从不因为自己贫寒而为社会恶势力吹奏。有一次,柑梓树“吹吹”刘树银赶埸回家,路过一个土霸王世家门口,一人出来栏住他并出高价钱横顺要他为他几弟兄聚会吹奏捧埸。刘树银不肯,千方百计找借口离开了。后来,这家恶人扬言要报复刘树银,刘树银没有惧怕,他说我不吹就不吹。1966年,急风暴雨似的文化大革命暴发了,锁呐被造反的人认为是宫庭中才使用的乐器,那是歌颂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于是双流“吹吹”成为破“四旧”对象。当时首当其冲的是家住西街的“江吹吹”一家。一天,造反派把西门街都扎断了,“江吹吹”一家所有礼仪器物被全部搬出砸毁。很长一段时间,双流“吹吹”销声匿迹。1978年,国家改革开放,双流“吹吹”被政府认为是允许的民间礼仪服务项目,在江绍清儿子江和德的带领下,“吹吹“们又才重振旗鼓。特别是江和德得到有关部门批准,大胆地开了铺面,正式挂出了“江记乐队”牌子,使双流“吹吹”开始名正言顺地为民间婚丧嫁娶礼仪服务。
随着形势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吹吹”礼仪服务内容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形势,满足群众需要,“吹吹”礼仪队伍大胆改革,增添了很多新的内容和服务项目。乐器以锁呐为主,引进各种西洋乐器配合,还演出很多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使民间各种礼仪活动办得更加丰富多彩。我母亲去世时是84岁高龄,村里人都说这是喜丧,要热闹一下。“吹吹”们赶来连吹五天。特别“江记理仪队”听说母亲第二天一早就要从灵堂出宾下葬,江和德老板亲自带队赶来演出相送。他们用锁呐开埸,接着表演了好多节目,其中《哭熊母》、《孟姜女哭长城》催人泪下,使在埸所有人跟着一起悲伤,一起掉泪,让演出两度出现高潮。“江记理仪队”还演出其它好多节目,如杂剧、变脸、相声、小品、独唱等,让母亲愉快地渡过了在人世间的最后一个快乐之夜!
秦载赓名明良,华阳县兴隆乡人。同盟会员辛亥四川保路运动东路同志军统领。6岁时与胞弟省三习武于祖父武棚,闻鸡起舞,常练不辍。18岁时已膂力过人,应县童子试,因考官不公,秦将其从轿中拽出痛殴,闻者咋舌,称为"天然革命家"龙井公墓。
双流县方言与普通话对照
扯筋~闹架 麻人~骗人 老牛筋~顽固不化
估倒~强迫 撇脱~爽快 淘神~费心
难为~感谢 耍水~虚伪
冲壳子~聊天、说假话 摆龙门阵~聊天
吃欺头~占便宜 脸长~脸皮厚
撒葱花儿~奉承 出脱~损坏、丢失
歪货~次品、非正路货物 扯把子~仗势欺人
唱高腔~说大话 麻鬼~蒙骗人
尖嘴子~说话刻薄的人 利牙巴~伶牙俐齿
漂嘴儿~说话好听、不切实际、不讲诚信
火巴~软 火巴耳朵~怕妻子的人
扯拐~不顺当、蛮横 默倒~认为,估计
巴适~满意 安逸~舒服
硬是要得~就是行 硬要~强行
稳一下~慢慢来、等一下
摊令来过~重新来一次
毛起~发火 怪的很~找茬儿
怪头怪脑~莫名其妙 冒皮皮~提虚劲
烧人~给别人带来麻烦、损失、危险
扑爬跟斗儿~跑得快
©陵园之家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